【正極材料周報】鋰礦企業三季度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多家公司加碼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

據銀河證券發布的研報,三季度在終端新能源汽車景氣拉動下,鋰電產業鏈電池廠商與正極材料廠商排產持續提升,拉動上游鋰需求恢復,鋰價企穩反彈,而鋰電產業鏈整體對鋰鹽的補庫行為或將帶動三季度鋰鹽價格繼續上漲或將創出新高,鋰礦企業三季度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

【編者按】正極材料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企業——容百控股(微號:rongbaitouzi)下轄公司——容百科技聯合推出正極材料資訊類周報(每周一推出,歸屬“電池智庫”欄目),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制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合適資本推動中國正極材料行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另外,探索與企業或機構聯辦欄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滿足公司和市場、用戶需求。我們期待著您的關注、參與和支持!

電池網總編室 容百控股 容百科技

2022年7月25日

并購整合序幕拉開 容百科技加速布局鈉電材料及錳鐵鋰領域

【公司】并購整合序幕拉開 容百科技加速布局鈉電材料及錳鐵鋰領域

7月20日,容百科技(688005)在四川宜賓舉行“容百科技2022年戰略發布會”活動。公司目標從高鎳龍頭到全市場覆蓋的正極材料綜合供應商轉型,通過生產高鎳三元材料、磷酸錳鐵鋰材料和鈉電材料等三大材料,實現對動力和儲能兩大市場需求進行全覆蓋。

高鎳三元材料方面,容百科技已進入第二代高鎳產品階段,Ni90體系正在開發中,已進入批量量產階段,第三代超高鎳Ni92-96體系目前正在配合客戶開發,預計今年實現小規模量產。磷酸錳鐵鋰材料方面,公司擬使用自有及自籌資金3.89億元投資斯科蘭德,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斯科蘭德68.25%的股權,斯科蘭德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鈉電材料方面,公司規劃2023年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產能3.6萬噸/年。

產能規劃方面,容百科技目標2025年:高鎳正極材料60萬噸、磷酸錳鐵鋰材料30萬噸、鈉電材料10萬噸。2030年,僅高鎳正極材料產能規劃在100萬噸以上。同時,公司將在歐美、日韓建設制造基地及辦事處,更好地實現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三強聯手!常州貝特瑞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正式量產

【動態】三強聯手!常州貝特瑞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正式量產

7月18日上午,常州貝特瑞量產儀式舉行。

據悉,常州貝特瑞由貝特瑞子公司江蘇新科技與韓國SK on、億緯鋰能集團合資成立,共同打造年產5萬噸鋰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3.52億美元。項目自2018年開始多方醞釀,前期經過艱苦的技術認證、嚴謹的投資研判,后期又經歷艱難的海外反壟斷申報、新冠疫情管控,歷經4載,終于在這個夏天修成正果。在三方股東和市、區、鎮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常州貝特瑞連日奮戰,順利完成了4M樣品出貨、一次性通過PPAP審核,園區110變電站順利送電,并于6月29日首批出貨,正式進入量產階段。(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產品】深挖正極材料技術護城河 當升科技戰略新品全球發布

7月20日下午,當升科技(300073)舉行戰略新品全球發布會。發布會上,公司介紹了在新材料、新體系、新路線方面的最新技術進展。其中,在新材料方面,當升科技設計了超高鎳無鈷材料、新型富錳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材料;在新體系方面,公司規劃推出固態電解質,可實現納米尺度固態電解質規?;a;針對全固態電池設計雙相復合固態鋰電正極材料,對應電池的安全性將得到明顯改善。在新路線方面,公司專門就鈉離子電池設計推出新一代鈉電正極材料。

當升科技深耕正極材料領域,技術路徑覆蓋廣,前瞻性布局錳鐵鋰、固態材料、超高鎳等技術路線,多元化布局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形成了協同效應,加固了公司技術護城河。(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看點】30億元!億緯鋰能擬與紫金鋰業/瑞福鋰業合建年產9萬噸鋰鹽項目

7月21日,億緯鋰能(300014)公告,公司擬與紫金鋰業、瑞福鋰業簽訂《投資協議書》,三方擬合作在湖南省成立合資公司,分期投資建設年產9萬噸鋰鹽項目,項目總投資規模預計30億元。

其中,項目第一期建設年產3萬噸碳酸鋰鋰鹽項目,對應投資額約9億元(含注冊資本金3億元,其中億緯鋰能認繳出資780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26%股權;紫金鋰業認繳出資10,20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34%股權;瑞福鋰業認繳出資12,00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0%股權)。(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華友鈷業

【資本】華友鈷業和淡水河谷印尼擬引入福特共建鎳項目

7月21日,華友鈷業(603799)發布公告,近日,公司與福特汽車和淡水河谷印尼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基于公司與淡水河谷印尼在前期達成的戰略合作意向,經充分友好協商,雙方擬引入福特汽車共同規劃建設高壓酸浸濕法項目。同時,在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把鎳產品轉化為電池材料產品并供應給福特汽車。(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珩創納米

圖/珩創納米

【融資】這家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初創公司完成逾億元融資

7月19日,磷酸錳鐵鋰初創公司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珩創納米)對外宣布,近日公司完成逾億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悅達投資領投,沃賦資本、高瓴創投、創維投資、激智科技、沃衍資本、凱石資本跟投,此輪融資將用于5000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LMFP)的研發與生產。

電池網了解到,珩創納米成立于2022年2月,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電池以及核心材料相關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核心產品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兩輪電動車以及儲能系統等領域。目前,珩創納米正在江蘇鹽城建設的一期年產5000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將于年底投產,同時竣工的還有電池材料研發實驗室。后續還有二期及三期投資,總規模將最終達到年產15萬噸的規模。公司客戶為全球頭部電動二輪車及新能源汽車等。(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天原股份子公司擬設合資公司加碼電池材料業務 注冊資本20億元

7月20日晚間,天原股份(002386)公告,為建設四川宜賓“動力電池之都”,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目前由宜賓市級部門牽頭,政府國有平臺公司擬共同成立統一、專業、國資背景的宜賓動力電池產業供應鏈公司,統籌正極材料供應鏈產業服務工作。合資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物產集團擬出資2億元,占其注冊資本的10%。

天原股份表示,投資參股新公司,將公司的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加入到供應鏈中,有利于加快公司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的發展。(來源:海融網)

【增資】天齊鋰業擬逾128億增資三家子公司 用于償還收購SQM貸款等事項

7月19日晚,天齊鋰業(002466)公告,公司擬采用增資的方式,增資三家子公司,用于償還貸款、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性等募集資金用途。其中,天齊鋰業對子公司天齊鑫隆增資63.37億元,對成都天齊增資62億元,對射洪天齊增資3.26億元,合計增資達128.6億元。此次出資方式為現金出資,資金來源為公司H股發行的募集資金及自籌資金。

天齊鋰業本次全球發售H股總數為164,122,200股(行使超額配股權之前),根據H股每股發售價82港元計算,經扣除全球發售相關承銷傭金及其他估計費用后,并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公司將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130.62億港元。本次H股超額配股權股數為24,618,200股,假設超額配股權全額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為19.68億港元。本次發行募集到資金凈額將優先用SQM股權的并購貸款的未償還余額、安居工廠一期建設投資、償還部分境內銀行借款以及補充流動性。(來源:海融網)

【看點】廈鎢新能再下單三元前驅體!格林美五年最高供應54萬噸

7月20日晚間,廈鎢新能(688778)公告,公司與格林美(002340)于當日簽署《新一代三元前驅體產品合作開發協議書》,就新一代前驅體產品開發事宜達成合作,協議約定未來五年格林美向廈鎢新能供應總數預期為45.5萬噸-54萬噸。廈鎢新能表示,本次合作屬于公司產業鏈合作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三元前驅體穩定性。

海融網注意到,廈鎢新能去年12月曾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帕瓦股份預計向廈鎢新能供貨4萬噸-5萬噸三元前驅體,具體以雙方實際簽署的購銷合同等為準。(來源:海融網)

圖/湖南永衫

圖/湖南永衫

【融資】吉翔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18.67億 用于建設鋰電新材料項目等

7月22日晚,吉翔股份(603399)披露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此次擬發行不超過155,595,194股(含本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67億元(含本數),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永杉”)年產2萬噸鋰鹽項目、年產2.2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鋰鹽項目系“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年產4.5萬噸鋰鹽項目”的二期項目,由上市公司子公司永杉鋰業實施,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69,948.16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為62,250.00萬元,計劃在2022年12月投入建設,2023年12月投產,總建設周期12個月。項目達產后,可形成年產2萬噸深加工鋰產品的總生產規模,包括年產1.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及年產5,000噸電池級碳酸鋰。

年產2.2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計劃由上市公司子公司永杉鋰業實施,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77,886.46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為68,420.00萬元,計劃在2023年5月投入建設,2024年7月投產,總建設周期14個月。項目達產后,可形成年產2.2萬噸深加工鋰產品的總生產規模,包括年產1.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5,000噸電池級碳酸鋰和5,000噸高純碳酸鋰。(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龍蟠科技上半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銷量逾3.98萬噸 營收50.83億

近日,龍蟠科技(603906)發布經營數據公告。公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量為45,129.59噸,銷量為39,817.06噸,營業收入為50.83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逾85%。

上半年,龍蟠科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增長186.20%。磷酸鐵采購均價較上年同期增加1.02萬元/噸,增長83.50%;碳酸鋰的采購均價較上年同期增加約33.08萬元/噸,增長374.56%。(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業績】正極材料需求旺盛 振華新材上半年凈利同比預增逾3倍

近日,振華新材(688707)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上半年凈利6.5億元-7億元,同比增長330.29%-363.39%。

資料顯示,振華新材自成立以來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現有產能5萬噸,預計在2025年具備年產約18萬噸正極材料的生產能力。(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匯總

【業績】上游資源成利潤中心!63家鋰電產業鏈上市公司“期中成績”預喜

市場需求快速擴容,支撐鋰電產業鏈企業業績高增長。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已有65家上市公司“劇透”中報業績,數據顯示,65家公司中有63家預喜。其中,上半年凈利翻倍以上的就有45家,另有18家企業上半年凈利呈同比增長態勢,僅有2家同比有所降低。 

其中,統計在內的65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企業專注于鎳、鈷、鋰、磷、銅等上游資源,其中13家鋰資源企業上半年凈利增速頗為明顯,除紫金礦業同比增長逾90%外,其余12家公司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均超3倍以上:天齊鋰業預計凈利最高為116億元,同比暴增134倍,折合下來日賺6356萬元;融捷股份也持續2022年以來的高盈利,同比預增逾40倍;天華超凈、西藏礦業預計凈利同比最高也已超過10倍…… 值得關注的是,除紫金礦業外的12家鋰資源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均已超過去年全年,紫金礦業上半年凈利也已達去年全年凈利的80%。 

單從中報成績來看,上游資源端已成為電池環節利潤的集中地,究其原因,源于產業鏈供需的短暫失衡。在電池出貨量強勢增長的當下,用鋰需求快速抬升,然而鋰供應端準備卻相對滯后。查看詳情請點擊《上游資源成利潤中心!63家鋰電產業鏈上市公司“期中成績”預喜》。(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

【動態】億緯鋰能兩大鋰資源項目同日試產 原材料供應再添助力

近日,億緯鋰能(300014)發布消息,7月21日,金海鋰業(青海)有限公司(簡稱“金海鋰業”)、青海金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緯新材料”)試生產儀式正式舉行。 

據悉,金海鋰業、金緯新材料由億緯鋰能和金昆侖鋰業共同出資成立。其中,金海鋰業由億緯鋰能持股80%,金昆侖鋰業持股20%;金緯新材料由億緯鋰能持股49%,金昆侖鋰業持股51%。

億緯鋰能表示,金海鋰業、金緯新材料是億緯鋰能與金昆侖鋰業深度合作的見證,是億緯鋰能布局海西、建設青海的重要舉措,亦是億緯鋰能戰略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億緯鋰能已形成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池回收的全面戰略供應鏈布局,未來還將持續深化,保障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并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欣旺達合資公司金恒旺完成工商登記 推進阿根廷鹽湖鋰資源布局

7月17日,欣旺達(300207)發布公告,公司與浙江金圓中科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圓中科”)、川恒股份(002895)合資設立的參股子公司浙江金恒旺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恒旺”)已完成工商登記手續。

根據金恒旺的設立目的,金恒旺積極推進阿根廷鹽湖鋰資源的整合、開發等相關工作。截止目前,金恒旺已確定擬收購GOLDINKA ENERGY S.A.持有的Laguna Caro礦權項目,為符合阿根廷政策規定,提高收購效率,金恒旺已確定由金圓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張逍與李廷偉在阿根廷共同設立的COPELIA LITIO S.A.(以下簡稱“輝煌鋰業”)作為代理公司,代為購買GOLDINKA ENERGY S.A.的Laguna Caro礦權項目。(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圖/特瑞電池

圖/特瑞電池

【公司】萬里股份擬置出鉛酸電池業務 主業變更為磷酸鐵鋰生產銷售

7月18日晚間,萬里股份(600847)公告,擬將其持有的萬里電源100%股權即置出資產,與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特瑞電池48.15%股權即置入資產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置入資產的交易作價為11.8億元,置出資產的交易作價為7.35億元,針對置入資產和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即4.45億元),由公司發行股份向全體交易對方購買。同時,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5億元,對特瑞電池進行增資,用于特瑞電池年產10萬噸高端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一期6萬噸產能)。

萬里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前,公司主營業務為鉛酸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起停領域。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現有鉛酸電池業務將實現置出,主營業務變更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領域。(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看點】格林美與瑞浦蘭鈞簽署合作協議 5年內定向循環供應3萬噸正極材料

7月24日晚間,格林美(002340)發布公告,7月24日,公司與瑞浦蘭鈞簽署《關于動力電池綠色循環利用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效期五年。

根據協議,有效期內,格林美通過定向循環向瑞浦蘭鈞供應3萬噸磷酸鐵鋰或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和三元的比例參考瑞浦蘭鈞供應給格林美上述“廢舊動力電池及廢料”的相關比例。協議期限內,瑞浦蘭鈞合作供應格林美動力電池成品業務量5GWh,雙方聯合構建材料與電池的定向循環模式,構建綠色減碳的新能源生命周期價值鏈。(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動態】新晟海年產1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開工 總投資18億元

來自“遂寧發布”的消息顯示,7月20日上午,新晟海年產1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在四川射洪經開區西部國際技術合作產業園開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分兩期建設年產1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廠房、生產線和配套附屬設施。(來源:海融網)

【IPO】繼科創板之后 這家三元前驅體生產商創業板IPO再折戟

據深交所網站7月21日披露,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隆新能”)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海融網注意到,2020年5月,科隆新能也曾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請。

資料顯示,科隆新能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三元前驅體及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是國內較早具備三元前驅體材料量產能力的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客戶有優美科、國軒高科、寧德時代、L&F、LGC、特斯拉等國內外知名廠商,且合作穩定。(來源:海融網)

科達制造

圖片來源:科達制造

【公司】科達制造GDR上市獲新進展 參股公司藍科鋰業上半年碳酸鋰產量約1.52萬噸

7月24日晚,科達制造(600499)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申請發行存托憑證(“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已確定本次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份GDR14.43美元,公司本次發行的GDR數量合計為12,000,000份,所代表的基礎證券A股股票為60,000,000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73億美元,本次發行未發售超額配售權項下GDR。

據悉,科達制造已獲得瑞士證券交易所監管局關于公司在境外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附條件批準。公司預計本次發行的GDR將于瑞士時間2022年7月28日正式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科達制造于2017年整合藍科鋰業少數股權,戰略布局青海鹽湖提鋰,間接持有藍科鋰業43.58%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今年上半年,藍科鋰業實現碳酸鋰產量約1.52萬噸,銷量約1.50萬噸,因碳酸鋰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上漲,藍科鋰業實現的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公司就此確認的投資收益同比亦大幅增長。(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智庫圈點】鋰價企穩反彈 鋰礦企業三季度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

據銀河證券發布的研報,三季度在終端新能源汽車景氣拉動下,鋰電產業鏈電池廠商與正極材料廠商排產持續提升,拉動上游鋰需求恢復,鋰價企穩反彈,而鋰電產業鏈整體對鋰鹽的補庫行為或將帶動三季度鋰鹽價格繼續上漲或將創出新高,鋰礦企業三季度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


海融網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海融網”的作品或圖片,版權均屬于海融網。海融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機構未經海融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海融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合作單位,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用戶和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始出處或信源主張權利。特別提醒:本網刊發或轉載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